一声巨雷,整个行业瞬间“沸腾”,数万光伏人彻夜未眠,悲观情绪开始笼罩全行业。 5月31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能源局联合下发的《关于2018年光伏发电有关事项的通知》。面对快速飙升的光伏装机量及无限扩大的补贴资金缺口,政府部门终于痛下狠招:2018年暂停下发普通电站指标,分布式光伏规模限于10GW且截止点提前至5月31日,补贴方面三类资源区标杆电杆和分布式度电补贴均统一下调0.05元。新
迄今,我国充电桩建设远不足政府规划提出的充电桩比1:1的水平,亟待跳跃式发展。更为利好的消息是,随着电动汽车用户数量的激增以及电车服务费的显著提升,充电桩盈利拐点似乎渐行渐近。 作为与电动汽车行业“相辅相成”的充电桩行业,随着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长,充电桩建设也被提上日程。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充电桩市场继续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陈维江在日前召开的2018中国水电发展论坛上表示,为配合水电外送,建议建设雅中-南昌、金上-河北、白鹤滩-江苏、白鹤滩-山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配合青海省可再生能源和黄河上游水电外送,建设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这意味着在我国能源供应体系中,不仅送端风光火打捆提速,在受端,风光水火优势互补的特点也日益明显,这将进一步保证电网安全稳
传统大型能源企业试图转向新一代创业公司,共同创造共享经济。区块链正在各行业领域快速扩张。目前,传统的大型企业、跨国公司纷纷寻求应用这种技术,以更好地进行商业运作,减少不必要的支出。 能源行业也不例外。36氪获悉,东京电力公司(TEPCO)近日宣布,对区块链初创公司Electron进行了早期投资。 TEPCO是日本最大的
2017年上半年已经落幕,随着产销数据的公布,期中成绩已经揭晓,新能源汽车在汽车行业整体低迷的情况下,依旧保持强势增长,但距离预期目标依然距离较大。随着政策的清晰,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完成,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将迎来爆发期。 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但整体而言,国内新能源汽车受到政策影响较大,国外巨头的参战,以及国内合并的加速,让新能源汽车行业竞
1.升级运营管理水平 电力系统是实现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瞬时平衡的复杂大系统,智能电网更需进一步实现各类新能源、分布式能源、各种储能系统、电动汽车和用户侧系统的接入,并借助信息通信系统对其进行集成,实施高效的管理和运行。借助大数据技术,可对电网运行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进行深层挖掘分析,掌握电网的发展和运行规律,优化电网规划,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局掌控
国际市场研究机构Reportsand Reports发布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新能源和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将推动电动汽车光伏充电站需求的增长。 2016年,中国生产新能源汽车51.7万辆,同比增长51.7%,其中电动客车26.3万辆,同比增长73.1%,混合动力客车8.1万辆,同比增长29.9%,电动商用车15.4万辆,同比增长50.2%,插电式混合商用车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具有污染小、储量大、分布广等特点。当下,全球对新能源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新能源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国际能源署(IEA)2000~2030年国际电力需求研究显示,新能源发电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最快。如今,在发展新能源的热潮中,国外的一批巨头级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将目光转向新能源领域。变化:全球新能源产业就业人数正在不断攀升 在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
近日,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作客和讯网《中国经济学人》栏目时表示,中国在能源转型过程中,要提高新能源的利用小时数,可行的办法有两个,一是配额制,但这会大大提升实体经济的成本;二是分布式,储能技术又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 林伯强表示,目前,经济不景气导致用电量下滑,所有能源的发展都不尽如人意,而新能源的表现已相对较好,数据显示,近年来,新能源保
据英国汽车新闻网站Autocar报道,与萨里大学(University of Surrey)和布里斯托大学(University of Bristol)合作的研究机构表示,其研发的超级电容器几秒钟就可以给电动汽车充满电量,这个速度足以让电池充电器相形见绌。 该机构名为Augmented Optics,它声称在
随着PPP模式推广落地的加速,其项目立项严谨、风险较低、确定性高的优势逐步显现,目前已经成为“资产荒”的应对措施。目前,财政部推出的第三批PPP示范项目名单将会于近期公布。截至上个月,我国累计入库项目已经超过一万件,总额已经达到12万亿。这些PPP项目的规模相当可观,在轨道交通、园林等领域见到成效之后,电力系统也迅速跟进,目前成为PPP项目投资的重点,其中配电领域更具有发展空间。 &n
充电服务市场可盈利的商业模式已初步显现。以运营近一年的北京首家光伏超充站华贸充电站为例,如果每个直流桩利用次数为8次/天,充电服务费为0.8元/度,充电量约20度/次,1个直流桩的年充电服务费总计为46720元,而每个直流桩的投入为23万元,以此计算收回成本的时间将近5年。在成本折旧的情况下,该电站目前已经开始盈利。“互联网+”模式上线 充电行业主要是靠平台